厦门喝茶大圈工作室外卖,厦门柔式spa含口,福州喝茶工作室联系方式

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黄石市文联】“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颁奖暨文艺展演举行

发布时间: 2025-10-21 来源: 黄石市文联 作者: 黄艺文 王若梦 未闻 丽华 [关闭窗口]

共同歌颂长江千年诗心,聆听穿越时空壮丽和鸣。19日,“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颁奖暨文艺展演在我市举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之凌参加活动。

活动在一曲《西塞山回响》的演奏中拉开序幕,江水拍岸的呼啸、金戈铁马的嘶鸣,还有诗人远眺长江的吟唱,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书香长江”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吸引了10个长江流域省市5000余名诵读爱好者,以诗为媒、以声传情,古今对话、礼赞长江?;疃墒∥恐傅?,黄石市人民政府、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疃橹交棺橹已д弑嘧氤霭媪恕妒铣そそ示 罚章?00余首经典诗词,并附有题解与注释,既作为赛事参考用书,也为青少年学习长江文化提供了优质读本。

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长江文化重要标识、矿冶文化世界名城、红色文化地标集群以及非遗?;ご忻?。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获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非遗“西塞神舟会”焕发时代光彩,全省唯一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落户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剖源舜位疃趸?,持续打造诗韵长江文化品牌,切实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让千年文脉焕新出彩,让黄石故事远播四方。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岚参加活动。

大江为脉诗为魂——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侧记

(记者:王若梦)

深秋的黄石,正在唱响长江之歌。18日,在省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由黄石市政府与长江文化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黄石市委宣传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决赛及展演,在这里拉开大幕。这是一次以诗歌为媒、以长江为脉的流域文明对话,也是一座工业城市以文化为笔、写予未来的宣言。

江与城的共鸣:从工业重镇到诗学舞台,黄石这个名字曾以青铜的淬炼、铁矿的轰鸣、水泥的厚重镌刻城市记忆。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一,它见证过“炉火照天地”的辉煌,也经历过转型阵痛。而今天,它选择以诗为媒,与奔腾千年的长江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早在新春,黄石便主动谋划,将“诗韵长江·经典诵读”视为推动城市能级跃升、重塑荆楚文化标识的重要契机。从场地选址到环节设计、从主题选择到宣传推广,黄石以极高的文化自觉与执行力,完成了从“活动承办地”到“文化策源地”的身份转变。

活动主场安排在黄石西塞山,堪称“一步一景皆文化”。这既是千年烽烟的主战场,也是长江诗词文化的地理坐标。身后是焕发新生的工业遗存,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长江,远望可见西塞山轮廓隐现于秋霭之中。这一场景本身,就是一首无须修饰的立体诗——工业的厚重与诗歌的轻盈在此交汇,江水的流动与语言的韵律在此共振。围绕活动的开展,黄石市委宣传部组织专家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选200余首最具代表性的长江诗词作品,编撰了《诗韵长江——长江诗词精选》一书,为此次艺术季注入了学术的深度与传承的厚度,让长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新的光彩。从长江流域10省市初赛50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百名选手,经历的是一场从“诵读技艺”到“文化体认”的升华。经过半决赛与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金牌诵读人3名、银牌诵读人5名、铜牌诵读人7名。这些声音的使者,将成为行走的文化名片,将长江的诗魂与黄石的情韵带向更远方。

诗与声的经纬:经典如何被听见,诵读活动的核心是“声音”,但这次,声音被赋予了更丰富的维度。在内容编排上,组委会有意构建了一条纵贯三千年的诗歌长廊。从《楚辞》的浪漫奇崛,到唐宋诗词的恢宏气象,再到近现代诗作中的长江抒怀,最后落地于当代诗人的原创作品。这条脉络不仅呈现了长江诗歌的流变,更暗合了黄石从古至今的文化位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既是长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新时代长江故事的书写者。一系列黄石本土原创节目的华彩亮相,将“黄石声音”自信汇入长江文化主航道?;剖镜卦唇幌炖帧段魅交叵臁纷魑蛘拢靡舴瓿闪硕曰剖晡穆龅氖崂?。当低沉铜管与明亮号角交织,当打击乐模拟出矿钻开采的铿锵节奏,当弦乐描绘江波荡漾的柔美曲线,在场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这是一座城市通过艺术完成的自我诠释。

“我们把这场活动看作黄石面向长江的述职报告?!被疃懿呋诮邮懿煞檬彼?,“我们要讲述的,不仅是黄石的过去,更是它的未来?!鼻榫熬纭段魅辍吩蛭颐谴戳艘怀〈┰角甑氖膺滴?,诗人张志和、刘禹锡、苏轼、黄庭坚四位诗魂从他们的诗句中走来,带我们重温了那场与西塞山的一见倾心。8名铜牌诵读者通过《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描绘了黄石的现实图景,让工业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文之暖扑面而来。这些不同风格的声音并置,构成了长江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注脚?;剖锤枨铡痘剖鸥琛罚蛞愿谎袒鹌囊衾中问?,唱出了城市的灵魂?!段魅角鞍尊胤伞贰缎⊙嘧印贰冻そ游壹颐徘白吖贰兜饶憷椿剖氛庑┐颖就辽こ龅男?,用真挚的乡音乡情,展示了黄石人民生活中的鲜活样貌,完成了从“诗”到“歌”的情感升华。最令人动容的环节出现在“诗韵长江·千古西塞”展演中。金银奖诵读者共同登台,朗诵历代西塞山题材诗作。当“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句子响起,当现代声光电技术将诗句投射在屏幕上,诗歌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知、可互动的环境艺术。

流域与时代的变奏:当长江之歌在黄石回响,这场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文化赛事本身,成为观察长江流域文明共同体构建的窗口,也是黄石展示城市转型的生动名片。来自长江流域10省市的选手,在黄石期间不仅参加了比赛,更成为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探访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真切触摸了三千年厚重的青铜文明;漫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感受工业遗迹向生态景区的华丽蝶变?!盎剖宋胰碌恼鸷?。”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国说,“它将宏大的工业历史遗迹,如此自信地转化为艺术的舞台、文化的载体。”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表示:“对黄石而言,这场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城市形象推介,更是一次强烈的文化赋能。通过诗歌的媒介,黄石与长江流域其他城市建立了新的链接?!薄拔幕孕挪皇枪淌卮?,而是能够以开放姿态参与文明对话?!被剖形扛涸鹑吮硎荆巴ü獯位疃?,我们想证明:工业城市不仅可以有文化,更可以成为文化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薄笆铣そぞ渌卸痢被疃某晒侔?,让千年文脉焕新出彩,让黄石故事远播四方。当西塞山遇见长江月,当工业文明对话诗歌传统,黄石在这场“诗韵长江”活动中完成了自身的文化蝶变。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也在于创新;不仅在于回顾,更在于出发。江水东流,不舍昼夜;诗歌不息,薪火相传。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中,黄石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声音”,而这条承载着长江诗魂与黄石精神的“声音河流”,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涌而去?!笆铣そぞ渌卸痢本鋈涎?8日,“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半决赛与决赛先后在市老年大学激情上演,来自长江流域10?。ㄇ⑹校┑?00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15名诵读达人成功闯关,摘得金银铜牌。在上午的半决赛中,上海、云南、西藏等长江沿线10?。ㄇ?、市)的参赛选手齐聚一堂,既有9岁的小学生,也有71岁的退休职工,他们以长江经典诗词文赋为题材,通过配乐朗诵深情演绎作品,展示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的巧妙融合。经过近8小时激烈角逐,30名选手凭借精湛的诵读技巧与饱满的情感表达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下午,决赛开战。晋级选手依次登台,在朗诵自选作品后,迎来即兴展示环节——随机抽取指定古诗现场诵读,考验即兴反应能力和文学素养。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由全国7个?。ㄇ⑹校├仕幸帐跫倚峄岢さ茸易槌傻钠牢磐ü细衿婪?,最终评选出金牌诵读人3名、银牌诵读人5名、铜牌诵读人7名。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书香长江”子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传承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擦亮长江文化名片,促进长江流域文化交流?!按映锉傅骄鋈?个月里,长江流域10省市5000名诵读爱好者踊跃参与,诞生了100件优秀作品,在长江流域掀起了经典诵读热潮?!逼牢?、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表示,以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解读长江精神、传播长江文化,在湖北尚属首次。它不仅让全国诵读爱好者更深入地了解长江、了解湖北、了解黄石,更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力,深化了长江流域文化交流,擦亮了“万里长江 千古西塞”文化名片。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黄石市文联】“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颁奖暨文艺展演举行

发表时间:2025-10-21 来源:黄石市文联 作者:黄艺文 王若梦 未闻 丽华

共同歌颂长江千年诗心,聆听穿越时空壮丽和鸣。19日,“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颁奖暨文艺展演在我市举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之凌参加活动。

活动在一曲《西塞山回响》的演奏中拉开序幕,江水拍岸的呼啸、金戈铁马的嘶鸣,还有诗人远眺长江的吟唱,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书香长江”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吸引了10个长江流域省市5000余名诵读爱好者,以诗为媒、以声传情,古今对话、礼赞长江?;疃墒∥恐傅?,黄石市人民政府、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活动组织方还组织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了《诗韵长江——长江诗词精选》,收录200余首经典诗词,并附有题解与注释,既作为赛事参考用书,也为青少年学习长江文化提供了优质读本。

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长江文化重要标识、矿冶文化世界名城、红色文化地标集群以及非遗保护传承名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获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非遗“西塞神舟会”焕发时代光彩,全省唯一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落户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剖源舜位疃趸?,持续打造诗韵长江文化品牌,切实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让千年文脉焕新出彩,让黄石故事远播四方。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岚参加活动。

大江为脉诗为魂——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侧记

(记者:王若梦)

深秋的黄石,正在唱响长江之歌。18日,在省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由黄石市政府与长江文化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黄石市委宣传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决赛及展演,在这里拉开大幕。这是一次以诗歌为媒、以长江为脉的流域文明对话,也是一座工业城市以文化为笔、写予未来的宣言。

江与城的共鸣:从工业重镇到诗学舞台,黄石这个名字曾以青铜的淬炼、铁矿的轰鸣、水泥的厚重镌刻城市记忆。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一,它见证过“炉火照天地”的辉煌,也经历过转型阵痛。而今天,它选择以诗为媒,与奔腾千年的长江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早在新春,黄石便主动谋划,将“诗韵长江·经典诵读”视为推动城市能级跃升、重塑荆楚文化标识的重要契机。从场地选址到环节设计、从主题选择到宣传推广,黄石以极高的文化自觉与执行力,完成了从“活动承办地”到“文化策源地”的身份转变。

活动主场安排在黄石西塞山,堪称“一步一景皆文化”。这既是千年烽烟的主战场,也是长江诗词文化的地理坐标。身后是焕发新生的工业遗存,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长江,远望可见西塞山轮廓隐现于秋霭之中。这一场景本身,就是一首无须修饰的立体诗——工业的厚重与诗歌的轻盈在此交汇,江水的流动与语言的韵律在此共振。围绕活动的开展,黄石市委宣传部组织专家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选200余首最具代表性的长江诗词作品,编撰了《诗韵长江——长江诗词精选》一书,为此次艺术季注入了学术的深度与传承的厚度,让长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新的光彩。从长江流域10省市初赛50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百名选手,经历的是一场从“诵读技艺”到“文化体认”的升华。经过半决赛与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金牌诵读人3名、银牌诵读人5名、铜牌诵读人7名。这些声音的使者,将成为行走的文化名片,将长江的诗魂与黄石的情韵带向更远方。

诗与声的经纬:经典如何被听见,诵读活动的核心是“声音”,但这次,声音被赋予了更丰富的维度。在内容编排上,组委会有意构建了一条纵贯三千年的诗歌长廊。从《楚辞》的浪漫奇崛,到唐宋诗词的恢宏气象,再到近现代诗作中的长江抒怀,最后落地于当代诗人的原创作品。这条脉络不仅呈现了长江诗歌的流变,更暗合了黄石从古至今的文化位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既是长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新时代长江故事的书写者。一系列黄石本土原创节目的华彩亮相,将“黄石声音”自信汇入长江文化主航道。黄石本地原创交响乐《西塞山回响》作为序章,用音符完成了对黄石千年文脉的梳理。当低沉铜管与明亮号角交织,当打击乐模拟出矿钻开采的铿锵节奏,当弦乐描绘江波荡漾的柔美曲线,在场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这是一座城市通过艺术完成的自我诠释。

“我们把这场活动看作黄石面向长江的述职报告?!被疃懿呋诮邮懿煞檬彼担拔颐且彩龅?,不仅是黄石的过去,更是它的未来?!鼻榫熬纭段魅辍吩蛭颐谴戳艘怀〈┰角甑氖膺滴?,诗人张志和、刘禹锡、苏轼、黄庭坚四位诗魂从他们的诗句中走来,带我们重温了那场与西塞山的一见倾心。8名铜牌诵读者通过《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描绘了黄石的现实图景,让工业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文之暖扑面而来。这些不同风格的声音并置,构成了长江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注脚?;剖锤枨铡痘剖鸥琛罚蛞愿谎袒鹌囊衾中问剑隽顺鞘械牧榛?。《西塞山前白鹭飞》《小燕子》《长江从我家门前走过》《等你来黄石》这些从本土生长出的旋律,用真挚的乡音乡情,展示了黄石人民生活中的鲜活样貌,完成了从“诗”到“歌”的情感升华。最令人动容的环节出现在“诗韵长江·千古西塞”展演中。金银奖诵读者共同登台,朗诵历代西塞山题材诗作。当“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句子响起,当现代声光电技术将诗句投射在屏幕上,诗歌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知、可互动的环境艺术。

流域与时代的变奏:当长江之歌在黄石回响,这场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文化赛事本身,成为观察长江流域文明共同体构建的窗口,也是黄石展示城市转型的生动名片。来自长江流域10省市的选手,在黄石期间不仅参加了比赛,更成为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探访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真切触摸了三千年厚重的青铜文明;漫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感受工业遗迹向生态景区的华丽蝶变?!盎剖宋胰碌恼鸷场!苯帐±仕行岣被岢ぜ婷厥槌じ倒?,“它将宏大的工业历史遗迹,如此自信地转化为艺术的舞台、文化的载体?!?/p>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表示:“对黄石而言,这场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城市形象推介,更是一次强烈的文化赋能。通过诗歌的媒介,黄石与长江流域其他城市建立了新的链接。”“文化自信不是固守传统,而是能够以开放姿态参与文明对话?!被剖形扛涸鹑吮硎?,“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想证明:工业城市不仅可以有文化,更可以成为文化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薄笆铣そぞ渌卸痢被疃某晒侔?,让千年文脉焕新出彩,让黄石故事远播四方。当西塞山遇见长江月,当工业文明对话诗歌传统,黄石在这场“诗韵长江”活动中完成了自身的文化蝶变。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也在于创新;不仅在于回顾,更在于出发。江水东流,不舍昼夜;诗歌不息,薪火相传。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中,黄石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声音”,而这条承载着长江诗魂与黄石精神的“声音河流”,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涌而去?!笆铣そぞ渌卸痢本鋈涎?8日,“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半决赛与决赛先后在市老年大学激情上演,来自长江流域10?。ㄇ⑹校┑?00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15名诵读达人成功闯关,摘得金银铜牌。在上午的半决赛中,上海、云南、西藏等长江沿线10?。ㄇ⑹校┑牟稳∈制刖垡惶?,既有9岁的小学生,也有71岁的退休职工,他们以长江经典诗词文赋为题材,通过配乐朗诵深情演绎作品,展示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的巧妙融合。经过近8小时激烈角逐,30名选手凭借精湛的诵读技巧与饱满的情感表达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下午,决赛开战。晋级选手依次登台,在朗诵自选作品后,迎来即兴展示环节——随机抽取指定古诗现场诵读,考验即兴反应能力和文学素养。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由全国7个省(区、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等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通过严格评分,最终评选出金牌诵读人3名、银牌诵读人5名、铜牌诵读人7名。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书香长江”子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传承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擦亮长江文化名片,促进长江流域文化交流?!按映锉傅骄鋈?个月里,长江流域10省市5000名诵读爱好者踊跃参与,诞生了100件优秀作品,在长江流域掀起了经典诵读热潮?!逼牢?、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表示,以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解读长江精神、传播长江文化,在湖北尚属首次。它不仅让全国诵读爱好者更深入地了解长江、了解湖北、了解黄石,更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力,深化了长江流域文化交流,擦亮了“万里长江 千古西塞”文化名片。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