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风楼阁全国约-全国茶楼信息网官网,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小妹300联系电话

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专访 | 朱华:用光影致敬乡土

发布时间: 2025-08-18 来源: 湖北文艺公众号 作者: 文轩 [关闭窗口]

文艺家·朱华

二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影协文艺两新委主任。代表作: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等。

从乡村泥路走上影视创作之路

朱华的故乡,是宜城市流水镇大洪山西麓的一个小山村,20世纪80年代,19岁的他因创作反映农村儿童失学的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正式踏上影视创作道路。朱华至今仍能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早春时节,他离开小山村去长沙湖南电视台改稿,因连续几天降雨,乡村地上泥泞不堪,他踏着湿滑的山路,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迈着坚实的步子朝山外走去。

几十年来,无论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朱华始终铭记自己是农民的后代,目光始终眷恋着广袤的田野与熟悉的乡村,创作了《法院暂缓开庭》《一桩未结束的公案》《可可和他的同学》等作品,这些电影、电视剧无不扎根农村、关怀乡土、体恤农民。

图片

儿童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聚焦贫困山区的儿童,讲述他们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下,刻苦求学、追逐梦想的故事,唤起社会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关注;电视剧《弯弯的小月溪》则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通过某山村农民冲破固化观念、改变自身命运的叙事,展现了农村思想变革的现实图景;电影《一粒米》更是以真实细节打动人心,刻画了基层农技员周小贺几十年扎根田间,最终因高温工作诱发心脏病、因公殉职的事迹,尽显对 “三农” 的深沉大爱。

谈及为何持续以乡村为题材创作时,朱华坦言:“我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和农村这片土地有着天然的链接,与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有着一样的情感共鸣?!?/p>

走进武陵山

自2014年开始,朱华多次深入武陵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踏访土家吊脚楼和苗寨侗乡,最终创作了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影片深情讲述了武陵山区农民不畏艰难、筚路蓝缕,奋力摆脱贫困的感人故事,上映后引发广泛反响。

图片

作为三部曲收官之作,《白云生处》通过细腻的散点叙事和多线并行的叙事结构,生动讲述了三位人大代表深入小溪村,与当地干部携手助力村民脱贫的故事,展现了人大代表和乡村干部们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在人物塑造上,影片跳出了传统的“高大全”模式,通过深刻的民族精神、细腻的细节刻画来打动观众,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真实还原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巨与复杂。

在完成了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后,朱华近年又重返武陵山深处,走茶乡、进吊脚楼,创作完成了电影《春风又绿唐崖岸》,影片紧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主线,以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为叙事核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家国情怀。片中基层干部与村民的互动真实自然,既呈现了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时代风貌,又以细腻笔触刻画出乡村治理中的人文温度,传递出共同富裕的深层价值追求。

图片

在艺术表达上,《春风又绿唐崖岸》巧妙融合思想性与艺术性,将音乐、方言、地方特色等结合起来,构建了更具时代穿透力的乡村振兴图景。如“鲜叶叶”“干壳壳”“金叶子变成树叶子”等充满地域气息的方言,土家服饰、采茶调和山歌是文化的记录、情感的载体,这些都极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片全程在咸丰取景,未来即将与观众见面。

从武陵山三部曲到《春风又绿唐崖岸》,朱华的作品中总藏着原型人物的影子。他说:“原型让作品更鲜活,也是我创作的情感动力?!?/p>

图片

朱华和武陵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

长江电影三部曲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朱华将视野转向长江大?;?,深入到长江沿岸的多个城市采风,创作完成了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作为湖北本土电影,“三部曲”立足讲好长江大保护的湖北故事,展示湖北作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长江大?;さ纳导?。

长江电影三部曲先后在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地拍摄。第一部《一江清水》讲述了为?;こそ?,渔民退捕上岸、开始新生活的故事;第二部《日出江花》历时两年完成摄制,讲述了破解“化工围江”,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艰难历程;第三部《无言的守护》呈现了一座城市守护江豚的努力,最终迎来了“江豚逐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安澜画卷。“三部曲”以光影为笔,颂扬了荆楚儿女为?;つ盖缀映そ挂唤逅佬鞫晕?、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现了长江大?;さ姆崴冻晒?。

图片

朱华的作品始终紧扣社会区域发展脉搏,洋溢着强烈的时代关怀。他擅长刻画一群命运相连的人,在问题与忧患中,展现他们的转变、成长与坚守本心的责任担当——长江三部曲正是如此,既描绘了长江的瑰丽多姿,也抒发了人们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

回望家乡,对于朱华而言,乡情是创作中源源不断的情感动能,他将这份动能转化为持续深耕的力量,让自己在影视创作道路上,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朱华艺术简历

朱华,二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影协文艺两新委主任。代表作: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等。

创作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一桩未结束的公案》《法院暂缓开庭》《弯弯的小月溪》《可可和他的同学》《少年邓小平》等;电影《岁月旅途》《一粒米》《有风又绿唐崖岸》《湖长》等。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专访 | 朱华:用光影致敬乡土

发表时间:2025-08-18 来源:湖北文艺公众号 作者:文轩

文艺家·朱华

二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影协文艺两新委主任。代表作: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等。

从乡村泥路走上影视创作之路

朱华的故乡,是宜城市流水镇大洪山西麓的一个小山村,20世纪80年代,19岁的他因创作反映农村儿童失学的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正式踏上影视创作道路。朱华至今仍能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早春时节,他离开小山村去长沙湖南电视台改稿,因连续几天降雨,乡村地上泥泞不堪,他踏着湿滑的山路,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迈着坚实的步子朝山外走去。

几十年来,无论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朱华始终铭记自己是农民的后代,目光始终眷恋着广袤的田野与熟悉的乡村,创作了《法院暂缓开庭》《一桩未结束的公案》《可可和他的同学》等作品,这些电影、电视剧无不扎根农村、关怀乡土、体恤农民。

图片

儿童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聚焦贫困山区的儿童,讲述他们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下,刻苦求学、追逐梦想的故事,唤起社会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关注;电视剧《弯弯的小月溪》则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通过某山村农民冲破固化观念、改变自身命运的叙事,展现了农村思想变革的现实图景;电影《一粒米》更是以真实细节打动人心,刻画了基层农技员周小贺几十年扎根田间,最终因高温工作诱发心脏病、因公殉职的事迹,尽显对 “三农” 的深沉大爱。

谈及为何持续以乡村为题材创作时,朱华坦言:“我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和农村这片土地有着天然的链接,与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有着一样的情感共鸣?!?/p>

走进武陵山

自2014年开始,朱华多次深入武陵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踏访土家吊脚楼和苗寨侗乡,最终创作了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影片深情讲述了武陵山区农民不畏艰难、筚路蓝缕,奋力摆脱贫困的感人故事,上映后引发广泛反响。

图片

作为三部曲收官之作,《白云生处》通过细腻的散点叙事和多线并行的叙事结构,生动讲述了三位人大代表深入小溪村,与当地干部携手助力村民脱贫的故事,展现了人大代表和乡村干部们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在人物塑造上,影片跳出了传统的“高大全”模式,通过深刻的民族精神、细腻的细节刻画来打动观众,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真实还原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巨与复杂。

在完成了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后,朱华近年又重返武陵山深处,走茶乡、进吊脚楼,创作完成了电影《春风又绿唐崖岸》,影片紧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主线,以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为叙事核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家国情怀。片中基层干部与村民的互动真实自然,既呈现了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时代风貌,又以细腻笔触刻画出乡村治理中的人文温度,传递出共同富裕的深层价值追求。

图片

在艺术表达上,《春风又绿唐崖岸》巧妙融合思想性与艺术性,将音乐、方言、地方特色等结合起来,构建了更具时代穿透力的乡村振兴图景。如“鲜叶叶”“干壳壳”“金叶子变成树叶子”等充满地域气息的方言,土家服饰、采茶调和山歌是文化的记录、情感的载体,这些都极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片全程在咸丰取景,未来即将与观众见面。

从武陵山三部曲到《春风又绿唐崖岸》,朱华的作品中总藏着原型人物的影子。他说:“原型让作品更鲜活,也是我创作的情感动力?!?/p>

图片

朱华和武陵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

长江电影三部曲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朱华将视野转向长江大?;?,深入到长江沿岸的多个城市采风,创作完成了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作为湖北本土电影,“三部曲”立足讲好长江大?;さ暮惫适拢故竞弊魑硬煌嗝娣从沉顺そ蟊;さ纳导?。

长江电影三部曲先后在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地拍摄。第一部《一江清水》讲述了为?;こそ?,渔民退捕上岸、开始新生活的故事;第二部《日出江花》历时两年完成摄制,讲述了破解“化工围江”,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艰难历程;第三部《无言的守护》呈现了一座城市守护江豚的努力,最终迎来了“江豚逐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安澜画卷?!叭壳币怨庥拔?,颂扬了荆楚儿女为?;つ盖缀映そ?,为使一江清水永续东流而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现了长江大保护的丰硕成果。

图片

朱华的作品始终紧扣社会区域发展脉搏,洋溢着强烈的时代关怀。他擅长刻画一群命运相连的人,在问题与忧患中,展现他们的转变、成长与坚守本心的责任担当——长江三部曲正是如此,既描绘了长江的瑰丽多姿,也抒发了人们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

回望家乡,对于朱华而言,乡情是创作中源源不断的情感动能,他将这份动能转化为持续深耕的力量,让自己在影视创作道路上,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朱华艺术简历

朱华,二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影协文艺两新委主任。代表作:武陵山乡村电影三部曲《春分有雨》《村路弯弯》《白云生处》、长江电影三部曲《一江清水》《日出江花》《无言的守护》等。

创作电视剧《大山里的孩子》《一桩未结束的公案》《法院暂缓开庭》《弯弯的小月溪》《可可和他的同学》《少年邓小平》等;电影《岁月旅途》《一粒米》《有风又绿唐崖岸》《湖长》等。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