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赓续着民族的精神血脉。推动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关键路径,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决策部署,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推广民间文艺“两创”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文艺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城乡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全国民间文艺“两创”实践典型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方向与内容
本次征集聚焦民间文艺“两创”实践成果,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向:
(一)民间文艺激活城市更新
推动民间文艺成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凝聚力构建的核心文化动能:将民间文艺元素(如传统工艺符号、表演艺术形式、民俗仪式)系统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历史街区、社区改造项目,形成“民间文艺+城市生活”融合场景;通过设计创新、场景营造、活动策划,实现文艺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文化地标;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传承。
(二)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以民间文艺为内核驱动乡村振兴,培育特色产业、修复文化生态、增强内生动力:挖掘地域性文艺资源,构建“一村一品”,打造村落特色品牌;开展艺术乡建实践,实现常态化民间文艺赋能乡村;开发文旅产品、研学课程等业态和产品,有效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培育乡创人才、文艺乡贤,建立“高校+传承人+合作社”“传承人+设计师+农户”等协同机制,传承乡村文脉、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三)民间文艺驱动文旅融合
打造以民间文艺为体验核心的文旅模式,发挥民间文艺在旅游产品、体验、业态中的积极作用:以民间文艺为基础,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文旅IP,开发民间故事实景剧、手工艺体验等沉浸式旅游产品;在景区活态化展演民间文艺项目,打造可参与、可互动的文化体验空间;串联区域内民间文艺资源,形成特色主题线路;构建“民间文艺+景区/民宿/餐饮/购物/节庆”等融合载体,提升游客传统文化感知深度。
(四)民间文艺拓展文教融合
构建民间文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审美教育的创新范式,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与全民价值认同:在中小学和高等院??姑窦湮囊战T俺L疃⑿J裘窦湮囊眨ǚ且牛┥缤呕疃?;以民间文艺为核心要素开展特色研学;组织社区民间文艺公益课堂、老年大学传统技艺班;开发基于民间文艺的地方课程、校本教材、实践空间;实施博物馆、非遗馆、校园工作坊的互动教育项目;开展面向教师群体的民间文艺培训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民间文艺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民间文艺资源通过创意设计、科技应用、品牌运营等路径,在艺术创作、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中实现产业链价值跃升:运用现代设计重构传统工艺美学,开发高附加值文创产品和其他商业产品;将神话传说、传统纹样等文化元素融入影视、动漫、服饰、家居等领域,形成具有中华美学特色的IP;通过跨界融合促进产品创新;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媒介拓展产业市场和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
二、申报主体与数量
各省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可推荐申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案例2-3个。所申报案例须为本省级民协深度参与孵化、培育、指导或长期跟踪服务的项目。
地方党委、政府(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可申报本辖区内1个案例。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以上单位)和科研院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申报本单位策划实施或深度参与的1个案例。
其他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文联组织、文创园区运营管理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须与前述三类申报主体中的任一单位联合申报1个案例,不接受单独申报或个人申报。
前三类申报主体之间也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时,需明确牵头申报单位,所有联合申报单位均需在申报表上加盖公章。
三、申报方式
(一)申报材料
1.申报表。填写完整的申报表(见附件),须经申报主体盖章后制成PDF格式文件,连同Word版本一起提交。案例名称应准确、凝练,突出特色与亮点。联系人须为申报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对所申报案例情况、申报材料内容及申报流程有全面了解。
2.案例报告。撰写3000字以内的案例报告(Word格式)。内容应包括:
(1)案例背景:项目缘起、面临的问题/机遇。
(2)核心民间文艺项目概况:简要说明所依托的民间文艺项目的历史、特色、价值及当前传承状况。
(3)主要做法:详细阐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模式、技术应用、机制创新等。
(4)主要成效:重点说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具体效益、影响、数据指标(如产值、就业、游客量、传承人培养、品牌知名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响等)。
(5)经验总结与推广价值: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启示。
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详实数据和具体成效展现案例特色,避免空泛表述。
3.辅助材料。以图片、影像等资料展现案例实情。
(1)图片资料:提供5-10张反映案例核心内容、成效的高清图片(JPG格式,每张不大于5MB),并配有简明图注说明。
(2)音视频资料:可提供反映案例情况的视频、音频等材料。
4.证明材料。申报表及案例报告中提及的所有获奖、荣誉、资质认定、重要媒体报道等,均需提供清晰有效的佐证材料扫描件,如证书、文件、报道截图等。
(二)申报提交
所有申报材料(申报表Word版及PDF盖章版、案例报告Word版、辅助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扫描件)必须打包压缩为一个文件。
申报邮件标题和材料文件夹命名格式:申报主体+案例名。
唯一官方申报邮箱: zhongguominxie@163.com
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24:00,以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报要求
(一)核心载体
申报案例须明确以某一项具体的民间文艺门类或项目为核心载体和基础资源。主要包括:
1.民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民间长诗、歌谣、谚语、笑话、谜语、歇后语、楹联等;
2.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等;
3.民间工艺:雕塑剪刻、编织刺绣、服饰扎彩、器具陶瓷、金工漆艺、民间绘画等;
4.相关的民俗活动及文化空间:节日、庆典、礼仪、游艺等。
(二)基础资质
申报案例所依托的民间文艺项目,应具有清晰可考的历史传承脉络,保有鲜明独特的传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人文、艺术、历史或科学价值,在当下具有良好的传承活力和发展态势。
申报案例原则上应获得过与该项目或所依托民间文艺项目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专业协会、重要赛事颁发的荣誉、奖项或认定。
(三)核心成效
申报案例需在创新性(体现于理念、方法、技术、模式、产品等维度)和实效性(体现于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文化影响力等具体指标)两方面均有显著体现。案例的经验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能为面临相似条件或问题的地区、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四)权责要求
案例申报主体需对所申报案例拥有充分的权属或主导权,了解项目全貌,并承诺该案例不存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属纠纷或法律风险。所有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知识产权等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由申报人(单位)承担相关责任。如发现任何虚假不实信息或材料,一经查实,将取消该案例的申报及入选资格,并视情况予以通报。
五、工作安排
(一)案例征集
2025年7月—9月,面向全国征集典型案例。
(二)专家评审
2025年10月,主办方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议,确定入围案例。
(三)结果公示
2025年10月,对入围案例名单进行公示。
(四)交流推介
择机组织召开全国民间文艺“两创”实践典型案例交流推介会,正式发布入围案例名单,颁发证书,并邀请部分入围案例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六、组织实施与声明
1.主办方将向入围案例的申报主体颁发入围证书,并组织全国交流推介活动,邀请入围案例代表参会交流,活动现场正式发布入围案例名单。
2.主办方将协调国家级媒体平台对入围案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3.申报主体提交申报材料即视为同意并授权主办方在评审工作、宣传推广、成果汇编等与本次活动相关工作中,无偿使用、编辑、修改该申报材料及案例相关内容。
4.本次案例征集、评议、发布、宣传推广、出版等全过程及所有相关活动,均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向任何申报单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宣传费、培训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
活动咨询:楼老师 010-59759211 18811502980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7-31 来源:中民协 作者:
民间文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赓续着民族的精神血脉。推动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关键路径,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决策部署,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推广民间文艺“两创”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文艺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城乡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全国民间文艺“两创”实践典型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方向与内容
本次征集聚焦民间文艺“两创”实践成果,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向:
(一)民间文艺激活城市更新
推动民间文艺成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凝聚力构建的核心文化动能:将民间文艺元素(如传统工艺符号、表演艺术形式、民俗仪式)系统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历史街区、社区改造项目,形成“民间文艺+城市生活”融合场景;通过设计创新、场景营造、活动策划,实现文艺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文化地标;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传承。
(二)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以民间文艺为内核驱动乡村振兴,培育特色产业、修复文化生态、增强内生动力:挖掘地域性文艺资源,构建“一村一品”,打造村落特色品牌;开展艺术乡建实践,实现常态化民间文艺赋能乡村;开发文旅产品、研学课程等业态和产品,有效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培育乡创人才、文艺乡贤,建立“高校+传承人+合作社”“传承人+设计师+农户”等协同机制,传承乡村文脉、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三)民间文艺驱动文旅融合
打造以民间文艺为体验核心的文旅模式,发挥民间文艺在旅游产品、体验、业态中的积极作用:以民间文艺为基础,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文旅IP,开发民间故事实景剧、手工艺体验等沉浸式旅游产品;在景区活态化展演民间文艺项目,打造可参与、可互动的文化体验空间;串联区域内民间文艺资源,形成特色主题线路;构建“民间文艺+景区/民宿/餐饮/购物/节庆”等融合载体,提升游客传统文化感知深度。
(四)民间文艺拓展文教融合
构建民间文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审美教育的创新范式,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与全民价值认同:在中小学和高等院??姑窦湮囊战T俺L疃⑿J裘窦湮囊眨ǚ且牛┥缤呕疃?;以民间文艺为核心要素开展特色研学;组织社区民间文艺公益课堂、老年大学传统技艺班;开发基于民间文艺的地方课程、校本教材、实践空间;实施博物馆、非遗馆、校园工作坊的互动教育项目;开展面向教师群体的民间文艺培训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民间文艺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民间文艺资源通过创意设计、科技应用、品牌运营等路径,在艺术创作、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中实现产业链价值跃升:运用现代设计重构传统工艺美学,开发高附加值文创产品和其他商业产品;将神话传说、传统纹样等文化元素融入影视、动漫、服饰、家居等领域,形成具有中华美学特色的IP;通过跨界融合促进产品创新;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媒介拓展产业市场和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
二、申报主体与数量
各省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可推荐申报本?。ㄗ灾吻⒅毕绞校┓段诜咸跫陌咐?-3个。所申报案例须为本省级民协深度参与孵化、培育、指导或长期跟踪服务的项目。
地方党委、政府(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可申报本辖区内1个案例。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以上单位)和科研院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申报本单位策划实施或深度参与的1个案例。
其他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文联组织、文创园区运营管理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须与前述三类申报主体中的任一单位联合申报1个案例,不接受单独申报或个人申报。
前三类申报主体之间也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时,需明确牵头申报单位,所有联合申报单位均需在申报表上加盖公章。
三、申报方式
(一)申报材料
1.申报表。填写完整的申报表(见附件),须经申报主体盖章后制成PDF格式文件,连同Word版本一起提交。案例名称应准确、凝练,突出特色与亮点。联系人须为申报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对所申报案例情况、申报材料内容及申报流程有全面了解。
2.案例报告。撰写3000字以内的案例报告(Word格式)。内容应包括:
(1)案例背景:项目缘起、面临的问题/机遇。
(2)核心民间文艺项目概况:简要说明所依托的民间文艺项目的历史、特色、价值及当前传承状况。
(3)主要做法:详细阐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模式、技术应用、机制创新等。
(4)主要成效:重点说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具体效益、影响、数据指标(如产值、就业、游客量、传承人培养、品牌知名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响等)。
(5)经验总结与推广价值: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启示。
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详实数据和具体成效展现案例特色,避免空泛表述。
3.辅助材料。以图片、影像等资料展现案例实情。
(1)图片资料:提供5-10张反映案例核心内容、成效的高清图片(JPG格式,每张不大于5MB),并配有简明图注说明。
(2)音视频资料:可提供反映案例情况的视频、音频等材料。
4.证明材料。申报表及案例报告中提及的所有获奖、荣誉、资质认定、重要媒体报道等,均需提供清晰有效的佐证材料扫描件,如证书、文件、报道截图等。
(二)申报提交
所有申报材料(申报表Word版及PDF盖章版、案例报告Word版、辅助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扫描件)必须打包压缩为一个文件。
申报邮件标题和材料文件夹命名格式:申报主体+案例名。
唯一官方申报邮箱: zhongguominxie@163.com
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24:00,以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报要求
(一)核心载体
申报案例须明确以某一项具体的民间文艺门类或项目为核心载体和基础资源。主要包括:
1.民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民间长诗、歌谣、谚语、笑话、谜语、歇后语、楹联等;
2.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等;
3.民间工艺:雕塑剪刻、编织刺绣、服饰扎彩、器具陶瓷、金工漆艺、民间绘画等;
4.相关的民俗活动及文化空间:节日、庆典、礼仪、游艺等。
(二)基础资质
申报案例所依托的民间文艺项目,应具有清晰可考的历史传承脉络,保有鲜明独特的传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人文、艺术、历史或科学价值,在当下具有良好的传承活力和发展态势。
申报案例原则上应获得过与该项目或所依托民间文艺项目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专业协会、重要赛事颁发的荣誉、奖项或认定。
(三)核心成效
申报案例需在创新性(体现于理念、方法、技术、模式、产品等维度)和实效性(体现于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文化影响力等具体指标)两方面均有显著体现。案例的经验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能为面临相似条件或问题的地区、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四)权责要求
案例申报主体需对所申报案例拥有充分的权属或主导权,了解项目全貌,并承诺该案例不存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属纠纷或法律风险。所有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知识产权等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由申报人(单位)承担相关责任。如发现任何虚假不实信息或材料,一经查实,将取消该案例的申报及入选资格,并视情况予以通报。
五、工作安排
(一)案例征集
2025年7月—9月,面向全国征集典型案例。
(二)专家评审
2025年10月,主办方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议,确定入围案例。
(三)结果公示
2025年10月,对入围案例名单进行公示。
(四)交流推介
择机组织召开全国民间文艺“两创”实践典型案例交流推介会,正式发布入围案例名单,颁发证书,并邀请部分入围案例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六、组织实施与声明
1.主办方将向入围案例的申报主体颁发入围证书,并组织全国交流推介活动,邀请入围案例代表参会交流,活动现场正式发布入围案例名单。
2.主办方将协调国家级媒体平台对入围案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3.申报主体提交申报材料即视为同意并授权主办方在评审工作、宣传推广、成果汇编等与本次活动相关工作中,无偿使用、编辑、修改该申报材料及案例相关内容。
4.本次案例征集、评议、发布、宣传推广、出版等全过程及所有相关活动,均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向任何申报单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宣传费、培训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
活动咨询:楼老师 010-59759211 18811502980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