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方沛
现任武汉万达汉秀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万达汉秀剧场总经理、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演出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及商业管理领域,擅长文商旅融合,通过“演艺+科技+旅游”的创新模式,推广和传承荆楚文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力,其管理的项目武汉汉秀剧场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小艺:在您看来,汉秀剧场区别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剧场、独树一帜的特点是什么?
方沛:汉秀剧场特别之处在于把建筑艺术、工程科技与表演美学并推共进,颠覆了传统的舞台剧场。汉秀剧场是万达集团与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合作打造的顶级舞台剧场,核心亮点在于突破性的“水舞台”技术,不仅为全国剧场带来了舞台演绎的全新视角,更实现了开创式的技术革新。
汉秀剧场拥有多项领先配置:一是配备了全国最大的室内可升降舞台,能实现水池与陆地的瞬间转换,技术水平位居国际前列;二是搭载精密水特效系统,其中包含38个高压喷射器、水下LED矩阵,以及毫米级精度的水幕控制系统,能够精准呈现暴雨、瀑布乃至“水形天幕”等丰富特效;三是引入高科技飞行机械系统——由德国SBS公司特制的24轴飞行轨道系统,可承载3吨重量以12米/秒的速度完成三维移动,使得演员们能在观众头顶演绎“太空步”等高难度特技,从而实现“水陆空”三维舞台的灵活重构。
在观演体验上,汉秀剧场同样独具匠心。采用270度环形座舱设计搭配移动式观众席,首创“瀑布淋湿区”“飞行演员触手可及”等参与式体验场景,突破观演界限,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是深度融入演出氛围,真正实现了沉浸式体验,彰显了技术为艺术服务、为体验赋能的核心逻辑。
汉秀剧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旅演艺领域已从传统的“文化展示”模式,迈向“高科技沉浸式观演”的新阶段。如果说黄鹤楼是武汉的历史名片,见证了千年沧桑与辉煌,那么汉秀剧场,便是这座城市现代魅力的璀璨象征之一。
小艺:作为汉秀剧场总经理,日常您是如何管理一个超过400人的团队?
方沛:我认为运营团队的核心是让“团队有合力、服务有温度、艺术有品质”这三个维度形成闭环。
团队管理方面,秉持“先成家人,再为战友”的理念。针对400余人、十余个工种的复杂架构,团队成员不仅要精通本职工作,更要通晓全局。创新推出“双轨成长制”,为技术岗人员提供艺术鉴赏学习机会,让服务岗人员参与基础技术培训,以此增强团队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运营服务方面,致力于从“满足需求”到“制造惊喜”,让观众满意而归。遵循“每个触点留下记忆”的服务逻辑,在前置服务中,从检票到落座,各环节均有服务人员微笑指引,电梯旁亦配备专人提供协助;现场响应建立“3分钟应急圈”,各区域设置“全能岗”,确??焖儆Χ愿骼嗤环⑶榭?;售后延伸环节,在演出结束后提供演员合影留念,使服务不止于演出落幕,让“汉秀剧场”的温暖持续留存于观众生活中。
演出呈现方面,始终坚持“让科技为艺术服务,让每次亮相都超越期待”。演出品质是汉秀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专业精度”与“情感共鸣”双维度发力:制定《演出品质量化手册》,对灯光角度误差、水幕喷射高度等进行细化规范,以标准化保障演出质量的稳定性;联合省内外艺术家,结合剧场舞台特色,推出演唱会、演奏会及定制舞台剧等多样形式,为演出注入新活力;通过与全国艺术院团定期交流、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团队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我和团队将持续致力于让成员们有归属感,让观众有获得感,让剧场兼具技术的精度与人性的温度。秉持利他精神,带领团队一起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小艺:汉秀剧场运营发展所遵循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方沛:汉秀剧场的经营管理,既关乎舞台艺术呈现,也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核心关注点:
其一,保持演出高品质,以文化内核驱动艺术创新。我们深耕荆楚文化特色元素,通过剧情编排、舞台叙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强化地域文化共鸣;推进舞台技术与艺术呈现的深度融合,依托剧场特有的水陆空舞台、升降装置等硬件设施,让技术服务于艺术作品,以创新赋能观演体验,凭借科技的无限可能为艺术表达注入磅礴生命力,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其二,注重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助力文旅产业升级。秉持“多元文化剧场”理念,汉秀剧场开展明星演唱会、喜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周深、杨宗纬、李荣浩、小野丽莎、马克西姆、郎朗等一众实力派艺术家相继登台献艺,世界知名品牌迪士尼、加拿大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本土原创亲子杂技剧《黑白侠影·太极熊猫》等项目也在此落地呈现,在丰富观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提升湖北文旅市场的吸引力;我们创新经营模式,将剧场打造为华中地区会务首选地,已成功举办“放歌新时代”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品节目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暨武昌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千年古城正风华——武昌?1800之汉秀专场演出、“中国航天日”活动专场“荆楚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科普活动等。
此外,剧场将原办公区域改造,引入多家品牌商户入驻,推动剧场从单一演出场所升级为集文化传承、科技体验、商业消费于一体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构建“文化+消费”生态圈。我们将深度挖掘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赋能,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精品项目,向世界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艺:您认为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演出及作品,其评价标准应是什么?
方沛:我认为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表达需兼具精湛水准与新颖形式,既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上有扎实功底,又能结合时代特点实现创新突破,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真切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二是要传递正向价值并凝聚精神力量,演出或作品蕴含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进而凝聚社会共识。
这些优秀的演出作品都秉持“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在传递正向价值的同时,也具备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能够跨越年龄、职业等界限,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小艺:在您看来,要如何平衡文艺演出的商业效益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
方沛:商业效益与艺术价值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核心在于找到“艺术为体、商业为用”的结合点。艺术价值是演出作品的根基与灵魂,商业策略则是放大艺术影响力的有效工具。让艺术价值为商业运营提供持久的驱动力,让商业思维为艺术传播注入高效的助推力,最终实现相互成就,推动文艺生态在良性循环中不断生长。
小艺:汉秀剧场近期有哪些新的演出安排?
方沛:今年汉秀剧场与河南省杂技集团联合打造了一台水舞表演《水秀》,计划演出200场,为大家呈现一场世界级的视听盛宴。
河南水秀演艺集团的《水秀》表演,自2009年首演以来,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三次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获了“金菊奖”“金狮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这次与汉秀剧场的联手合作,是科技与跨界艺术的全新演绎,节目中融入了大量荆楚元素,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观演体验。
除此之外,汉秀剧场还将陆续推出形式多样、制作精良的多维演出活动,持续以推广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信为己任,为湖北增添国际化色彩,也向世界推介湖北文化。
小艺:汉秀不仅仅是一座剧场,更是武汉乃至全省的文化地标之一,这份“光环”之下,对您而言意味着怎样的责任与义务?
方沛:汉秀剧场作为武汉乃至湖北的文化地标,既承载着广大观众的期待,也肩负着城市文化的传播使命,于我和团队而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
站在文化传承角度,湖北历史悠久,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着力把汉秀剧场打造为荆楚文化的展示窗口。未来会在节目编排等多方面打磨细节、精益求精,让荆楚文化元素的呈现更加自然而富有感染力,确保每一位走进汉秀剧场的观众,都能留存一段关于荆楚文化的深刻记忆。
在艺术创新领域,我们会积极推动团队不断探索前沿舞台技术与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路径,保持汉秀剧场在演艺领域的先锋地位。从社会责任层面来看,汉秀剧场也将努力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小艺:今年您当选为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未来对于湖北文艺志愿服务、湖北文艺事业发展是否有些新规划?
方沛:对于当选,我既感欣喜,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湖北留住文艺人才,持续推出艺术精品。
湖北省艺术沃土深厚,不仅坐拥丰富的院校艺术人才资源,更依托世界级科技设施与厚重文化底蕴,为相关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基。这里既有院校培育的新生代文艺力量崭露头角,也有一大批历经长期实践淬炼、积累深厚经验的资深艺术家坐镇,更不乏活跃在民间的文艺爱好者与创作者们添砖加瓦。从汉剧、楚剧、黄梅戏等熠熠生辉的传统艺术瑰宝,到新媒体艺术、数字娱乐等蓬勃兴起的现代艺术形态,湖北均汇聚了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共同为全省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根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艺术院校与文艺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青年人才在服务基层中成长;以科技为翼为文艺创作赋能,激活荆楚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促进老中青艺术家在传承中突破、在创新中坚守,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链接为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他们扎根湖北沃土,创作出更多彰显荆楚风骨、饱含时代温度的艺术精品。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7-21 来源:湖北文艺 作者:?文/杨媝词
文艺家·方沛
现任武汉万达汉秀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万达汉秀剧场总经理、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演出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及商业管理领域,擅长文商旅融合,通过“演艺+科技+旅游”的创新模式,推广和传承荆楚文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力,其管理的项目武汉汉秀剧场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小艺:在您看来,汉秀剧场区别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剧场、独树一帜的特点是什么?
方沛:汉秀剧场特别之处在于把建筑艺术、工程科技与表演美学并推共进,颠覆了传统的舞台剧场。汉秀剧场是万达集团与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合作打造的顶级舞台剧场,核心亮点在于突破性的“水舞台”技术,不仅为全国剧场带来了舞台演绎的全新视角,更实现了开创式的技术革新。
汉秀剧场拥有多项领先配置:一是配备了全国最大的室内可升降舞台,能实现水池与陆地的瞬间转换,技术水平位居国际前列;二是搭载精密水特效系统,其中包含38个高压喷射器、水下LED矩阵,以及毫米级精度的水幕控制系统,能够精准呈现暴雨、瀑布乃至“水形天幕”等丰富特效;三是引入高科技飞行机械系统——由德国SBS公司特制的24轴飞行轨道系统,可承载3吨重量以12米/秒的速度完成三维移动,使得演员们能在观众头顶演绎“太空步”等高难度特技,从而实现“水陆空”三维舞台的灵活重构。
在观演体验上,汉秀剧场同样独具匠心。采用270度环形座舱设计搭配移动式观众席,首创“瀑布淋湿区”“飞行演员触手可及”等参与式体验场景,突破观演界限,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是深度融入演出氛围,真正实现了沉浸式体验,彰显了技术为艺术服务、为体验赋能的核心逻辑。
汉秀剧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旅演艺领域已从传统的“文化展示”模式,迈向“高科技沉浸式观演”的新阶段。如果说黄鹤楼是武汉的历史名片,见证了千年沧桑与辉煌,那么汉秀剧场,便是这座城市现代魅力的璀璨象征之一。
小艺:作为汉秀剧场总经理,日常您是如何管理一个超过400人的团队?
方沛:我认为运营团队的核心是让“团队有合力、服务有温度、艺术有品质”这三个维度形成闭环。
团队管理方面,秉持“先成家人,再为战友”的理念。针对400余人、十余个工种的复杂架构,团队成员不仅要精通本职工作,更要通晓全局。创新推出“双轨成长制”,为技术岗人员提供艺术鉴赏学习机会,让服务岗人员参与基础技术培训,以此增强团队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运营服务方面,致力于从“满足需求”到“制造惊喜”,让观众满意而归。遵循“每个触点留下记忆”的服务逻辑,在前置服务中,从检票到落座,各环节均有服务人员微笑指引,电梯旁亦配备专人提供协助;现场响应建立“3分钟应急圈”,各区域设置“全能岗”,确??焖儆Χ愿骼嗤环⑶榭觯皇酆笱由旎方?,在演出结束后提供演员合影留念,使服务不止于演出落幕,让“汉秀剧场”的温暖持续留存于观众生活中。
演出呈现方面,始终坚持“让科技为艺术服务,让每次亮相都超越期待”。演出品质是汉秀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专业精度”与“情感共鸣”双维度发力:制定《演出品质量化手册》,对灯光角度误差、水幕喷射高度等进行细化规范,以标准化保障演出质量的稳定性;联合省内外艺术家,结合剧场舞台特色,推出演唱会、演奏会及定制舞台剧等多样形式,为演出注入新活力;通过与全国艺术院团定期交流、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团队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我和团队将持续致力于让成员们有归属感,让观众有获得感,让剧场兼具技术的精度与人性的温度。秉持利他精神,带领团队一起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小艺:汉秀剧场运营发展所遵循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方沛:汉秀剧场的经营管理,既关乎舞台艺术呈现,也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核心关注点:
其一,保持演出高品质,以文化内核驱动艺术创新。我们深耕荆楚文化特色元素,通过剧情编排、舞台叙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强化地域文化共鸣;推进舞台技术与艺术呈现的深度融合,依托剧场特有的水陆空舞台、升降装置等硬件设施,让技术服务于艺术作品,以创新赋能观演体验,凭借科技的无限可能为艺术表达注入磅礴生命力,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其二,注重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助力文旅产业升级。秉持“多元文化剧场”理念,汉秀剧场开展明星演唱会、喜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周深、杨宗纬、李荣浩、小野丽莎、马克西姆、郎朗等一众实力派艺术家相继登台献艺,世界知名品牌迪士尼、加拿大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本土原创亲子杂技剧《黑白侠影·太极熊猫》等项目也在此落地呈现,在丰富观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提升湖北文旅市场的吸引力;我们创新经营模式,将剧场打造为华中地区会务首选地,已成功举办“放歌新时代”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品节目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暨武昌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千年古城正风华——武昌?1800之汉秀专场演出、“中国航天日”活动专场“荆楚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科普活动等。
此外,剧场将原办公区域改造,引入多家品牌商户入驻,推动剧场从单一演出场所升级为集文化传承、科技体验、商业消费于一体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构建“文化+消费”生态圈。我们将深度挖掘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赋能,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精品项目,向世界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艺:您认为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演出及作品,其评价标准应是什么?
方沛:我认为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表达需兼具精湛水准与新颖形式,既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上有扎实功底,又能结合时代特点实现创新突破,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真切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二是要传递正向价值并凝聚精神力量,演出或作品蕴含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进而凝聚社会共识。
这些优秀的演出作品都秉持“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在传递正向价值的同时,也具备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能够跨越年龄、职业等界限,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小艺:在您看来,要如何平衡文艺演出的商业效益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
方沛:商业效益与艺术价值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核心在于找到“艺术为体、商业为用”的结合点。艺术价值是演出作品的根基与灵魂,商业策略则是放大艺术影响力的有效工具。让艺术价值为商业运营提供持久的驱动力,让商业思维为艺术传播注入高效的助推力,最终实现相互成就,推动文艺生态在良性循环中不断生长。
小艺:汉秀剧场近期有哪些新的演出安排?
方沛:今年汉秀剧场与河南省杂技集团联合打造了一台水舞表演《水秀》,计划演出200场,为大家呈现一场世界级的视听盛宴。
河南水秀演艺集团的《水秀》表演,自2009年首演以来,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三次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获了“金菊奖”“金狮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这次与汉秀剧场的联手合作,是科技与跨界艺术的全新演绎,节目中融入了大量荆楚元素,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观演体验。
除此之外,汉秀剧场还将陆续推出形式多样、制作精良的多维演出活动,持续以推广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信为己任,为湖北增添国际化色彩,也向世界推介湖北文化。
小艺:汉秀不仅仅是一座剧场,更是武汉乃至全省的文化地标之一,这份“光环”之下,对您而言意味着怎样的责任与义务?
方沛:汉秀剧场作为武汉乃至湖北的文化地标,既承载着广大观众的期待,也肩负着城市文化的传播使命,于我和团队而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
站在文化传承角度,湖北历史悠久,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着力把汉秀剧场打造为荆楚文化的展示窗口。未来会在节目编排等多方面打磨细节、精益求精,让荆楚文化元素的呈现更加自然而富有感染力,确保每一位走进汉秀剧场的观众,都能留存一段关于荆楚文化的深刻记忆。
在艺术创新领域,我们会积极推动团队不断探索前沿舞台技术与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路径,保持汉秀剧场在演艺领域的先锋地位。从社会责任层面来看,汉秀剧场也将努力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小艺:今年您当选为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未来对于湖北文艺志愿服务、湖北文艺事业发展是否有些新规划?
方沛:对于当选,我既感欣喜,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湖北留住文艺人才,持续推出艺术精品。
湖北省艺术沃土深厚,不仅坐拥丰富的院校艺术人才资源,更依托世界级科技设施与厚重文化底蕴,为相关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基。这里既有院校培育的新生代文艺力量崭露头角,也有一大批历经长期实践淬炼、积累深厚经验的资深艺术家坐镇,更不乏活跃在民间的文艺爱好者与创作者们添砖加瓦。从汉剧、楚剧、黄梅戏等熠熠生辉的传统艺术瑰宝,到新媒体艺术、数字娱乐等蓬勃兴起的现代艺术形态,湖北均汇聚了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共同为全省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根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艺术院校与文艺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青年人才在服务基层中成长;以科技为翼为文艺创作赋能,激活荆楚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促进老中青艺术家在传承中突破、在创新中坚守,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链接为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他们扎根湖北沃土,创作出更多彰显荆楚风骨、饱含时代温度的艺术精品。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