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风楼阁全国约-全国茶楼信息网官网,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小妹300联系电话

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黄石市文联】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第二季荆楚创作采风完美收官

发布时间: 2025-04-28 来源: 黄石市文联 作者: 万泰然 杨普文 [关闭窗口]

4月22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湖北省文联主办的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短片创作季第二季千里荆楚地创作训练营暨采风活动圆满收官。为期十天的采风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取更多素材和灵感,帮助青年创作者进一步完善故事创意与大纲,创作出一系列荆楚题材的电影、美术作品。

4月15日至4月22日,由导演、编剧、画家等12人组成的采风团队深入我市各采风点位,通过实地考察黄石的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开展剧本及画作创作。团队以沉浸式采风深入了解黄石城市特质,力求用精准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城市魅力。此次创作成果将与其他四个城市的影视项目一起,合成一部展现荆楚大地的网络大电影,共同推介荆楚风貌、湖北气象。 

发挥组织优势 精选采风路线 

猎鹰计划创设于2019年,是中国文联、中国影协重要品牌项目,也是华语青年电影周的核心内容板块之一。

2022年,猎鹰计划推出“梦想:百‘练’成钢”的全新主张,并由此开辟出“我心中的那座城”短片创作季内容制作赛道,将青年电影人的创意创作与地方文旅宣传需求相结合,进而打造一批优质影视作品进入产业循环。

本季活动于2024年10月2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面向全球华语青年创作者发布征集信息。经过层层选拔与精心筹备,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30名青年导演、编剧及10位青年画家所组成五个团队,分赴黄石、荆州、咸宁、建始、鹤峰五地开展创作采风活动。

4月14日,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千里荆楚地”短片创作季黄石创作采风见面会举行。见面会上,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远芳介绍了黄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后,采风团编剧、导演、画家纷纷结合各自创作方向提出具体需求,围绕如何展现黄石城市魅力这一主题积极发言。

“活动前期,市文联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了后勤保障组、对外联络组和采风创作组,并制定了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千里荆楚地’短片创作季黄石创作采风方案,”刘远芳介绍,通过精选采风路线,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化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采风点位,以期全方位展现黄石的城市文脉与时代风貌。

采风过程中,市文联积极与相关采风点位单位联络、协调,为采风团队提供便利、做好服务,全力保障导演、编剧、画家们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为后期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根实地采风 深挖文化矿藏

为期十天的采风活动中,创作团队深入探访我市各特色点位,通过沉浸式采风积累创作素材。

4月15日,采风团一行先后赴西塞山、新冶钢、苏式建筑群、华新1907文化公园、磁湖风景区、钟楼步行街等地,实地感受黄石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

“之前在网上查资料,对黄石的印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来了之后发现,黄石是一个有着自己浓郁特质的一个城市,”青年导演杨一欣说,“我印象深刻的是,黄石大道经过长江到西塞山这一段路上,开阔的长江、工厂厂房和充满烟火气的居民楼,这三种不同风貌同时出现,期待能用画面展现出来。

“站在西塞山顶,看见新冶钢那些现代化的厂房,可以联想到曾经那个火热的年代?!鼻嗄甑佳莸肆梁晁?,如今虽然听不见汽锤的声响,看不见钢花飞溅,但那些钢铁淬炼出的坚韧气质,已经渗进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工业精神从未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长。

4月16日,采风团一行来到祥子民俗馆,参观馆内珍藏的工业时代各类藏品、鄂东南传统农耕器具等特色展品,与主人夏中祥深入交流。

邓亮宏认为,祥子民俗馆是展示黄石光辉年代的一个窗口。“我们做电影的,更喜欢关注宏大叙事下的细腻人性。祥子和他的民俗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口,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黄石工业发展的光辉岁月,让观众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p>

采风团一行从仙岛湖临空520米的天空之城到大冶有色铜绿山矿井负305米的工作平台,感受黄石的高度和深度;在市档案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黄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在汉冶萍广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点石成金的神奇......他们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将黄石基因融入创作素材。 

  激发创作灵感 光影再现黄石

4月19日,集体采风部分结束后,采风团成员们根据各自创作方向,分头深入矿场、工厂、乡村等点位,进行细致的素材收集和创作构思。

青年编剧袁昕煜走进市冬泳协会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大家热爱冬泳的原因,收集了许多游泳中的趣事和经历。他说:“这些坚持在磁湖、长江游泳的老人,我觉得他们身上展现了一种黄石精神,自强不息、永不服输、勇于探索。这些精神品质和人生故事,正是我最感兴趣的创作素材?!?/p>

青年编剧李谦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和华新退休干部李盛华交谈,了解华新的历史与发展,挖掘老华新人记忆中的故事?!拔移鸪醯纳柘胧桥囊桓瞿甏?。去了华新1907文化公园后,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李谦说,这里有一种现代的和厚重的历史之间的碰撞,给了自己很多新的启发。希望在这个空间里,通过镜头呈现黄石的工业情怀和城市记忆。

青年导演滕语涵则表示,自己准备拍一个乡村题材的剧本,改编自湖北作家晓苏的小说《老婆上树》?!罢獗拘∷蹈磷邮饔泄氐?,来之前我在网上了解到,大冶市北泉村是有名的柿子村,那里的地形地貌非常符合我构想的场景?!?/p>

为此,滕语涵来到了农村,开启了四天三夜的驻村调研,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想通过这个故事展现黄石的风土人情,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她说,“集体采风时我们去看了阳新布贴和采茶戏,可以在剧本里融入这些地方性的非遗元素。而且采茶戏的节奏和韵律,对影片视听很有帮助?!?/p>

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人员韩雪竹说:“对项目组而言,黄石之行既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堂创作方法论的生动课程。期待接下来大家将采风见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展现黄石独特文化底蕴与城市魅力的精品力作?!?/p>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黄石市文联】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第二季荆楚创作采风完美收官

发表时间:2025-04-28 来源:黄石市文联 作者:万泰然 杨普文

4月22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湖北省文联主办的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短片创作季第二季千里荆楚地创作训练营暨采风活动圆满收官。为期十天的采风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取更多素材和灵感,帮助青年创作者进一步完善故事创意与大纲,创作出一系列荆楚题材的电影、美术作品。

4月15日至4月22日,由导演、编剧、画家等12人组成的采风团队深入我市各采风点位,通过实地考察黄石的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开展剧本及画作创作。团队以沉浸式采风深入了解黄石城市特质,力求用精准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城市魅力。此次创作成果将与其他四个城市的影视项目一起,合成一部展现荆楚大地的网络大电影,共同推介荆楚风貌、湖北气象。 

发挥组织优势 精选采风路线 

猎鹰计划创设于2019年,是中国文联、中国影协重要品牌项目,也是华语青年电影周的核心内容板块之一。

2022年,猎鹰计划推出“梦想:百‘练’成钢”的全新主张,并由此开辟出“我心中的那座城”短片创作季内容制作赛道,将青年电影人的创意创作与地方文旅宣传需求相结合,进而打造一批优质影视作品进入产业循环。

本季活动于2024年10月2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面向全球华语青年创作者发布征集信息。经过层层选拔与精心筹备,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30名青年导演、编剧及10位青年画家所组成五个团队,分赴黄石、荆州、咸宁、建始、鹤峰五地开展创作采风活动。

4月14日,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千里荆楚地”短片创作季黄石创作采风见面会举行。见面会上,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远芳介绍了黄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后,采风团编剧、导演、画家纷纷结合各自创作方向提出具体需求,围绕如何展现黄石城市魅力这一主题积极发言。

“活动前期,市文联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了后勤保障组、对外联络组和采风创作组,并制定了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千里荆楚地’短片创作季黄石创作采风方案,”刘远芳介绍,通过精选采风路线,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化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采风点位,以期全方位展现黄石的城市文脉与时代风貌。

采风过程中,市文联积极与相关采风点位单位联络、协调,为采风团队提供便利、做好服务,全力保障导演、编剧、画家们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为后期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根实地采风 深挖文化矿藏

为期十天的采风活动中,创作团队深入探访我市各特色点位,通过沉浸式采风积累创作素材。

4月15日,采风团一行先后赴西塞山、新冶钢、苏式建筑群、华新1907文化公园、磁湖风景区、钟楼步行街等地,实地感受黄石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

“之前在网上查资料,对黄石的印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来了之后发现,黄石是一个有着自己浓郁特质的一个城市,”青年导演杨一欣说,“我印象深刻的是,黄石大道经过长江到西塞山这一段路上,开阔的长江、工厂厂房和充满烟火气的居民楼,这三种不同风貌同时出现,期待能用画面展现出来。

“站在西塞山顶,看见新冶钢那些现代化的厂房,可以联想到曾经那个火热的年代。”青年导演邓亮宏说,如今虽然听不见汽锤的声响,看不见钢花飞溅,但那些钢铁淬炼出的坚韧气质,已经渗进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工业精神从未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长。

4月16日,采风团一行来到祥子民俗馆,参观馆内珍藏的工业时代各类藏品、鄂东南传统农耕器具等特色展品,与主人夏中祥深入交流。

邓亮宏认为,祥子民俗馆是展示黄石光辉年代的一个窗口?!拔颐亲龅缬暗模不豆刈⒑甏笮鹗孪碌南改迦诵?。祥子和他的民俗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口,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黄石工业发展的光辉岁月,让观众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p>

采风团一行从仙岛湖临空520米的天空之城到大冶有色铜绿山矿井负305米的工作平台,感受黄石的高度和深度;在市档案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黄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在汉冶萍广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点石成金的神奇......他们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将黄石基因融入创作素材。 

  激发创作灵感 光影再现黄石

4月19日,集体采风部分结束后,采风团成员们根据各自创作方向,分头深入矿场、工厂、乡村等点位,进行细致的素材收集和创作构思。

青年编剧袁昕煜走进市冬泳协会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大家热爱冬泳的原因,收集了许多游泳中的趣事和经历。他说:“这些坚持在磁湖、长江游泳的老人,我觉得他们身上展现了一种黄石精神,自强不息、永不服输、勇于探索。这些精神品质和人生故事,正是我最感兴趣的创作素材。”

青年编剧李谦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和华新退休干部李盛华交谈,了解华新的历史与发展,挖掘老华新人记忆中的故事?!拔移鸪醯纳柘胧桥囊桓瞿甏?。去了华新1907文化公园后,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李谦说,这里有一种现代的和厚重的历史之间的碰撞,给了自己很多新的启发。希望在这个空间里,通过镜头呈现黄石的工业情怀和城市记忆。

青年导演滕语涵则表示,自己准备拍一个乡村题材的剧本,改编自湖北作家晓苏的小说《老婆上树》?!罢獗拘∷蹈磷邮饔泄氐模粗拔以谕狭私獾?,大冶市北泉村是有名的柿子村,那里的地形地貌非常符合我构想的场景?!?/p>

为此,滕语涵来到了农村,开启了四天三夜的驻村调研,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跋胪ü飧龉适抡瓜只剖姆缤寥饲椋览鱿绱褰ㄉ璩晒约拔蠢捶⒄?,”她说,“集体采风时我们去看了阳新布贴和采茶戏,可以在剧本里融入这些地方性的非遗元素。而且采茶戏的节奏和韵律,对影片视听很有帮助。”

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人员韩雪竹说:“对项目组而言,黄石之行既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堂创作方法论的生动课程。期待接下来大家将采风见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展现黄石独特文化底蕴与城市魅力的精品力作。”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